(5) 传热性指标:密度。
密度—是反映油品的分子结构的指标。同时也与传热性能相关。比热、导热系数等热力学指标是密度的相关函数。
主要组成是支链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 混合烃。其次是合成烃型,耐温在350℃左右,汽液相都能使用热油作为一种性能稳定的良好传热介质,广泛的应用在诸多工业领域,是一种将燃料产生的热量简介传递给用热设备,高温低压传递、控温准确、也多用于造纸防止,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 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映生成不熔不溶的高聚物,
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升热效率,延长油品的适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包括重量占比为76%到98%的基础油、重量占比为2%到 24%的碳发热固体。所述基础油为导热油。所述碳发热固体为碳纳米材料。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础油和碳发热固体分别入仓;B、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占比为76%到98%基础油和重量占比为2%到24%的碳发热固体进行称量配料;C、将配料好的原料进行喷雾搅拌,形成高碳分子发热油。步骤C中,将配料好的原料进行喷雾搅拌,形成高碳分子发热油。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形成的高碳分子发热油放入成品储藏罐。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高碳分子发热油作为介质的加热温度达到 980C _350°C,以高碳分子发热油作为介质的加热换热效率为** -145%,解决了“过热” 和“氧化”的问题,减少了出现油泥和积碳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以高碳分子发热油为介质的加热及换热的热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省了能源。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发热油制备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思想是采取使用高碳分子发热油作为介质进行加热、换热及储热。该高碳分子发热油的配方是,基础油76 % -98 %、碳发热固体2 % -24%,上述百分比为重量占比,其中基础油为导热油,碳发热固体为碳纳米材料。图I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高碳分子发热油制备的流程图。如图I所示,该高碳分子发热油制备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将基础油和碳发热固体分别入仓。步骤102、将上述原料按照76%到98%基础油和2%到24%的碳发热固体进行称量配料,上述百分比为重量占比。步骤103、将配料好的原料进行喷雾搅拌,形成高碳分子发热油。步骤104、将形成的高碳分子发热油放入成品储藏罐。本发明的高碳分子发热油,打破了在以传统**热载体作为介质的领域中、加热温度在250°C _280°C使用过程中需添加或更换的条件。工艺流程中,原料的基础油经加工后,满足加热温度在98°C _280°C,以高碳分子发热油作为介质的加热换热效率可达** 以上。高碳分子发热油可广泛适用于各类以**热载体作为介质的加热、换热及储热的各种机械设备,不但让使用**热载体作为介质进行加热换热时的热效率显著提高,还节省了能源,保护了资源和环境,更为以**热载体为介质的加热、换热及储热应用领域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社会综合效益巨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这是因为两种物质的熔点均较高(联苯为<71℃,联苯醚<28℃)所致。这种低熔混合物蒸发形成的蒸汽过程中无任何一种组分提浓的发生,且液体性质亦不变。由于二苯醚中结合醚物质,在高温下(350℃)长时间使用会产生酚类物质,此物质有低腐蚀性,与水分对碳钢等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8. 禁止**温使用。
导热油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三条原则
1.导热油定期清洗管道积碳,并按照使用寿命更换导热油,减少能耗。
(4) 流动性指标:运动粘度、倾点。
a. 运动粘度—反映油品的运动阻力,决定了在一定温度下油品的流动性和泵送性。导热油的粘度在满足热稳定性、初馏点、闪点等指标的前提下越低越好。